发布时间:2024-09-20 12:36:27 | 高校选途网
苏联的高考制度最开始是工人农民是不用考试就可以入学的,还有就是一部分城里面的人就像中国一样是要考试进去的。
1.工农免试入学。
这一阶段主要为了巩固苏俄新生政权而制定的一项特殊制度。1918年8月2日,苏联出台了《高等学校招收章程》,规定: 年满16周岁的公民,不需要经过招生考试,但只要经相关组织推荐,便可免试入学。这项制度废除以前阻碍普通民众上大学的一些障碍。这一制度立即得到苏联民众的支持和欢迎。
2.部分考试入学。
1925年,苏联的高考制度又进行了改革,规定18至35岁的公民申请入学的,必须参加招生考试,并开始实施自由招生的制度。但计划配额并没有取消。 60%依然分配给工人、少数民族代表、各加盟国代表及军队中。40%由学校通过考试招收学生。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质量,满足了当时苏联各项建设的要求。
3.自由平等考试。
随着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任务的完成,特别是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要求加速培养高水平专家,赶超西方国家。1932年,苏联高考制度再次进行了调整,要求所有申请者都要参加考试。1935年又取消了不招收非劳动者和没有选举权子女的规定。 1936年,苏联又规定,所有17岁到35岁的公民中等教育结束后,都要参加大学入学考试。
4.注重实践教育
1958年,苏联高考政策又进行了调整改革,要求中学毕业先就业,然后要求大学招收两年以上工龄的中学生。这种改革主要是侧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
高考志愿尤其是专业,听自己的就好,适当参考内行人的想法,甄别一下,该专业哪群大学最好。就记得,自己的兴趣比什么重要。
我就是高考时选了自己喜欢的中文,因为父母并不能给自己更多的意见,倒也由着我。所以无论后来遇到多少困难,总会自己承担。也还好,中文写作现在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所学即所用。 高校选途网
我女儿就想到,高考听了我们的意见选了自己的音乐专业继续深造,可是考研究生时又觉得自己学够了,想别的领域探索探索,我们也支持。所以,专业一定要自己喜欢,省的后悔。至于其他,学校啦,城市啦,都可以再通过考验再改变。
也有的同学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选择一个自己不那么反感的,至少几年内会好好钻研。倒是可以和父母去商量、讨论,也许他们的人生经验,可以帮你分析一些比较适合你的专业。毕竟,他们想对比较了解你,也有一些人生经验,可以使你少走一些弯路。不要太固执为好。
唯一不建议,父母说有些专业待遇好,有些大学听上去不错,那些都是外在,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意愿,否则,再好的工作,你将来不愿意做,岂不都没用?
希望你能够博采众家意见,然后自己坚如磐石地选择心仪专业和学校,打开你未来的大门。
高校选途网(https://www.baoaido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录取文理分科和文理综合的区别的相关内容。
1、文理综合是指不分文理的那些学校的考生,而文理分科是通常讲的文综(地理、历史、政治)、理综(生物、化学、物理);高考录取时,文理分科的考生专业有限制,文综倾向于文科类的专业,理综倾向于理工科类的专业,而文理综合的只要分数达标,都可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