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5-05-12 13:30:13 | 高校选途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07隶属于:工业与信息化部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2010056隶属于:教育部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浙大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

2024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不同省份和类别入围分数线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1. 浙江省 :理学Ⅰ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等)入围线为综合改革科目(物理 + 化学)40分;理学Ⅱ类(化学、生态学等)入围线为56分;基础医学类入围线为59分。
  2. 山东省 :理学Ⅰ类入围线为42分,基础医学类为59分。
  3. 江西省 :理学Ⅰ类(数学类)入围线为44分。
  4. 河南省 :理学40分入围。

需注意,入围分数仅为初筛门槛,所有入围考生的高考成绩应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实际录取需综合高考成绩(占比85%)和校测成绩(占比15%)。后续考生还需参加笔试、综合面试和体质测试等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最终录取依据。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理工大学2022强基计划在北京的分数线:数学和应用数学671分,应用物理671.6分。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据2021年4月18日央视网消息:36所高校陆续发布了“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报名日期截止在4月底。数据来自大学网。

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截至2021年1月,学校占地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277.17万册,固定资产总额69.87亿元;教职工总数3373人,其中专任教师2268人。 高校选途网

有全日制在校生30733人,其中本科生14848人,硕士生9955人,博士生4773人,学位留学生1157人;设有19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开办72个本科专业。

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

2022年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如下表: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培养模式

根据相关文件指示,对于强基计划招收的考生,各高校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同时也应该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这一点对本科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以上就是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高校选途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校选途网:www.baoaido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相关推荐
北理工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理工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理工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最低分数线为655.3分。根据中国教育网的官方信息,该计划是教育部推进的招生改革项目,旨在选拔并培养那些有志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综合素质或在其基础学科领域表现卓越的学生。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部分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

2025-04-26 23:39:48
天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天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为85分。天津大学(天大,TianjinUniversity),坐落于天津市,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该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卓越大学联盟成员,“中欧工程教

2025-04-26 17:35:04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天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天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资料扩展:天津大学(TianjinUniversity),简称“天大”,坐落于天津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中国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卫津路、北洋园和滨海工业研究院3个校区,占地总

2025-04-26 21:09:25
强基计划在天津入围分数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在天津入围分数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资料扩展:天津大学(TianjinUniversity),简称“天大”,坐落于天津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中国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卫津路、北洋园和滨海工业研究院3个校区,占地总

2025-04-27 16:33:52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为一本线。1.强基计划背景强基计划是天津大学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招生计划。该计划旨在选拔具有全面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2.强基计划的目标强基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强、创新创业意识突出、具备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

2025-04-27 04:37:07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京理工大学2022强基计划在北京的分数线:数学和应用数学671分,应用物理671.6分。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基础学科招生改革

2024-10-14 20:21:19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理工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北理工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条件分为两个类别:1.第一类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这类考生的入围依据是在高考成绩(不含加分)公布后,按照各省份招生计划数的6倍,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入围名单。2022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人数与省份强基计划数挂钩,维持在6倍的比例,同时招生专业和选科要求保持不变。通常情况下,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与高考裸分分数线之间的分差在15

2025-05-08 12:28:37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为一本线。1.强基计划背景强基计划是天津大学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招生计划。该计划旨在选拔具有全面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2.强基计划的目标强基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强、创新创业意识突出、具备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

2024-10-13 20:12:40